時隔7年,公辦普通高校學費標準的新一輪“漲價沖動”再次到來。今年9月,在江蘇、貴州、寧夏邁入大學校門的新生,將是三地學費標準調整后的首批承受者。記者梳理發(fā)現(xiàn),這些省(市)的學費標準絕大多數(shù)呈上揚態(tài)勢,少則漲一成,多則翻一番。(8月18日《中國青年報》) 大學學費能漲嗎?筆者認為,當然能漲,但是,應該漲的讓大家明白,最少應該有三本明白賬。一,你大學收那么多學費,都干啥了,應該給公民一個明白賬?二,大學學費上漲與國民人均收入是什么比例關系,大學生的學費不能讓家庭不吃不喝啊。三,大學生培養(yǎng)成本到底有多高,不同級別的學校應該給大家交代明白。大學漲學費,不能是糊涂賬。 雖然,現(xiàn)在,我們還不明白,但是,許多大學的學費已經(jīng)上漲了,明白賬應該交,但可能需要一段時間,但是,現(xiàn)在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別讓貧困學子被大學學費“漲價潮”淹死。為此,筆者提三條建議。 之一,建立梯級學費制度,就是根據(jù)家庭財產(chǎn)收入情況,收取學費,有錢的人應該多繳納學費,錢少的人少交納學費,前者是義務,后者是權利。教育應該公平的普及所有公民,公民應該承擔教育的相應費用,富豪應該把更多的錢投資到教育上。 之二,建立中等收入包括中等收入以下家庭學費救助制度。可分三個層次進行救助,就是對于有償還能力的家庭,實行免息貸款制度;對于償還能力不高的家庭實行學費減半制度;對于沒有償還能力的家庭實行學費減免制度。這個政策應該照顧到大部分家庭,因為畢竟有錢人是少數(shù)。 之三,建立獎學金與助學金普及制度。提高獎學金與助學金的數(shù)量與比例,讓大部分學生能夠享受到,解決大學生的基本生活學習需求。我們不能指望大學賺錢,大學不是產(chǎn)業(yè),大學是需要投入的,我們應該想辦法讓社會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大學中來,解決國家投入的不足。 之四,建立大學勤儉辦學基金助學制。一方面教育部要對勤儉辦學的大學進行獎勵;一方面大學自己要勤儉辦學節(jié)約出金錢幫助學生學習。讓大學的投入更多的投入到學生學習需求的設施上,而不是大學的面子工程上。比如,大學的高層是不是應該停建,大學的豪華奢侈工程是不是應該禁止,等等。國家補貼大學的費用應該用到學術建設上,學生學習上,降低大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成本,讓大學生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成長收獲。 總之,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,讓所有的大學生,尤其是貧困大學生在漲價潮中能夠順利完成學業(yè)。 別讓貧困學子被大學學費“漲價潮”淹死,這是必須避免的問題。 |